欢迎来到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!
文章来源: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发布时间:2025-05-19
肺肿瘤患者的胸痛,多由气滞血瘀、痰凝毒聚阻滞经络所致。印传方主任介绍:中医的“靶向止痛”,并非像西医靶向药那样作用于特定分子靶点,而是依据患者个体的症状、体征、舌象、脉象等,准确辨证,遣方用药,使药物作用于疼痛根源,达到止痛目的。
针对气滞血瘀型胸痛,患者常感觉胸胁胀满、疼痛如刺,痛处固定。此时,中医常选用如延胡索、郁金、川芎等中药。延胡索具有活血、行气、止痛的作用,其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能镇痛;郁金可活血止痛、行气解郁;川芎则能活血行气、祛风止痛,诸药配伍,可促进气血运行,消散瘀血,缓解疼痛。
若是痰凝毒聚引起的胸痛,患者除胸痛外,还可能伴有咳嗽、咯痰、胸闷等症状。印传方主任说:这种情况中医常采用瓜蒌、半夏、浙贝母等化痰散结药物,配合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等清热解毒抗瘤之品。瓜蒌能清热涤痰、宽胸散结;半夏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;浙贝母清热化痰、散结消肿,合力消除痰湿,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,从而缓解胸痛。
对于气阴两虚兼胸痛的患者,常表现为胸痛隐隐、神疲乏力、口干咽燥等。中医一般运用黄芪、党参、沙参、麦冬等中药。黄芪、党参可补气健脾,提升机体正气;沙参、麦冬能滋阴润肺,缓解阴虚症状,改善身体内环境,间接减轻胸痛。
印传方主任总结:中医 “靶向止痛” 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,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调节人体阴阳平衡,在缓解疼痛的同时,还能改善患者整体身体状况。
更多肿瘤防治小知识,食疗方案,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我们,让健康随时伴您左右!
当前文章由: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发布